想不到!“冠军”一词原来是这样诞生的

想不到!“冠军”一词原来是这样诞生的

关注

“冠军”可以说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个词语了。通常,我们将各种比赛中成绩最好的第一名称为“冠军”,不管是奥运会还是各种专项竞技比赛,“夺冠”总是最激动人心的一刻。

很多人都理所当然地认为,“冠军”一词与生俱来就应该是属于“比赛”的。

这真是一个误会,其实,“冠军”一词诞生的初始并不是用于比赛之中,而是与军队息息相关。

我们知道,“冠”其实就是帽子,在古代,只有尊贵之人才能戴“冠”,这是一种身份的象征。而“冠”戴在人的头顶,处于人体的最高部位,从位置上看,“居于第一”,于是“冠”也就被引申出了“第一”的意思。

那么从字面上来解析,“冠军”一词就很好理解了——“列于诸军之首”,这就是“冠军”最早的含义。

在中国历史上,第一位获得“冠军”称号的人是大将军宋义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记载:“王召宋义与计事,而说之,因置以为上将军……诸别将皆属宋义,号为卿子冠军。”

展开全文

宋义一开始干的也不是将军这一行,他本来是楚国令尹,秦末楚国复辟后,成为了楚怀王熊心的大将军。楚怀王十分欣赏宋义的“勇冠三军”之才,封他为上将军,号称“卿子冠军”,“卿子,时人相褒尊之辞,犹言公子也。上将,故言冠军。”

汉代继续沿用“冠军”一词,冠军成为了将军的一种官衔。比如我们熟悉的汉代名将霍去病就被封为“冠军侯”,意为勇武“冠”军中之最。魏晋南北朝沿袭了“冠军”传统,皆设了“冠军将军”的官衔,不过品级各不相同。

唐代设“冠军大将军”,为武官的第四级,是仅排在“从一品骠骑大将军、 正二品辅国大将军、从二品镇军大将军”之后的正三品武官。清代的“冠军使”则是护卫帝王的銮仪卫及旗手卫的首领,官居正二品,相比唐代品级拔高了。

随着时间的推移,到了现代,“冠军”一词开始由“武”到“文”,几乎成为了各种比赛的专属用词,人们也就逐渐遗忘了它诞生初始的意思。

图片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

红狐童书原创作品,转载请联系授权

上“手机淘宝”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